岭南文化 | 甘于恩:行走岭南 寻觅美食——《跟着美食去旅行》前言
由于微信公众号平台推出新功能,“语言资源快讯”左边显示的名称并非原作者,而是公众号管理者,原作者将于大标题和文末显示,感谢各位读者的谅解!
行走岭南 寻觅美食——《跟着美食去旅行》前言
甘于恩
在广州生活了近四十年(我1984年考入暨南大学读研),不谦虚地说,我对广东的熟悉程度,胜于我的家乡福建。不过刚来广州的时候,对于广东各地的饮食,还是有一点点不习惯。珠江三角洲有大大小小的河道、水涌,水网密布,塘鱼在饮食构成中占有一定的比例。读研的时候,清蒸鲩鱼是饭堂常见的菜式,但我总觉得它有股泥土味儿(我在闽南沿海长大,习惯海鲜),不是很适应。粤菜以清淡、新鲜见长,然也有区域的差别。我读研的第二年,就随着导师到珠三角各县市去做方言调查,调查之余,当然免不了品尝各地的美食。所以也就慢慢了解并适应了粤地的菜肴,知晓了它跟闽菜的异同点,并逐渐地爱上了它。可以说,方言调查是我跟粤菜结缘的起点,也是这本书能够以目前的样貌与读者见面的催化剂。
俗话说得好,一方水土养一方人。每个地方的饮食文化,都跟当地的气候、水土、食材等因素息息相关。广义的粤菜,包括广府菜系、潮汕菜系、东江菜系。虽然都属于广东南粤文化,但特点也很明显。广府菜系食材多样,讲究新鲜,口味偏清淡;东江菜系跟客家文化联系紧密,食材以山货为多,口味稍咸,粄类食品丰富;潮汕菜制作精细,与闽菜有一定的联系,尤擅制作牛肉火锅、点心等。这些只是大致的区分,实际上,粤地人民不单语言有接触,有交融,在饮食上,各地的菜系也互相影响,互为交融,体现出融合发展的新趋势。
随着年龄的增长,我对方言的研究,也开始不局限于珠三角的粤语。上世纪90年代后期,我参与了“粤北十县市粤方言调查”、“粤西十县市粤方言调查”两大项目的调查,本世纪初做“汉语方言地图集”、“广东粤方言地图集”两个课题,再后来做“粤、闽、客诸方言地理信息系统建设与研究”的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,基本上走遍了广东各地,在品尝各地美食之余,慢慢萌生了从文化的角度(而不是从纯烹饪的角度)介绍这些美食的想法。但真正付诸行动的则是,2016年我参与国家语言资源保护工程后,创办了“语言资源快讯”公众号,我的弟子怂恿我说,老师,你熟悉南方汉语方言,不如用你的家乡话向读者推介传统美食,把方言与美食结合起来,不是相得益彰吗?我想想也是,一辈子做方言研究,结果最后连自己的方音都没有留下,那不是太可惜了吗?这就是后来数易其稿写成的《鱼羹胜》,用我的家乡话讲述旧时的美食故事,竟然获得众多关注。这更增强了我将方言与地方文化相结合,推动方言文化保护的信心。
图书出版,要看机缘。我做“语言资源快讯”,完全是公益性质,自己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,不图回报。不过通过这个平台,也结识了一帮志同道合的朋友,特别是来自全国各高校的志愿者,他们热爱自己的母语,热爱家乡文化,愿意跟随我将家乡文化中美好的点点滴滴奉献出来,为优秀传统文化的保存和传承出力,令人感动。随着时间的推移,快讯已经步入了第八个年头,影响也越来越大,公众号积累了近七千条带方言音频的原创推文,当然,其中并非全是美食,还包含民俗、风景、建筑、歌谣、音乐、历史等方面的内容,但美食推文是最重要的部分,少说也有两三千条。我的目的就是通过生动活泼、可感可听的形式,向读者展示祖国各地优秀的文化精华,使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脉可以代代相传,永不湮灭。抱着这样的念头,前年认识了海燕出版社的编辑团队,交流之后,一拍即合,准备以“美食”和“旅行”为关键词,精选公众号中岭南美食的佳作,重新修改文字,重新录音,有的篇目甚至专门约稿,以期以更精美的面貌回馈读者。这就是《跟着美食去旅行》一书出版的时代背景。
美食是一个审美的过程,需要制作方(烹饪者)和接受方(品尝者)双方的参与。从制作方角度来说,需要他精选食材,用料精细,用心烹制,展示美食最好的外在与内涵;从接受方角度来说,则需要他以欣赏的眼光,慢咽细品,在进食的过程中了解、感受美食的色、香、味,感受美食背后的文化。现在我们把一道道美食撰写成文,同样也是一个审美的过程,需要了解每一道美食的来龙去脉,需要知晓美食的特色与优点,需要用最能打动人的文辞,配以最出色的原创图片,加上带有乡愁感的家乡方音,也就是说,这些文案已经跟传统意义上的美文有所不同,而是一种立体的、多模态的文体,经过这些带有声音和色彩的美文的加持,南粤饮食文化一定可以传播得更远,发展得更好。
《跟着美食去旅行》收录了60篇美食文章,其中广府菜30篇,潮汕菜和东江菜各15篇,基本上能反映出三大方言文化在岭南地区的分量,传统性与现代性兼具。在本书的出版过程中,我的访问学者李春燕老师出力最多,表现出极强的策划能力和管理能力,因为原推文毕竟较为粗糙,并不是按出版的规范创作的,从文字、配图到配音,都不太符合体例,不少甚至需要重写。李老师不辞辛苦,逐个联系作者,说明出版要求,不断打磨,终于达到目前比较满意的状态,这是很能考验一个人的耐心和决心的。我由衷地感谢她付出的努力。广州大学的李力同学是我们从志愿者中挑选出来的编辑,她对家乡文化抱有深厚的情感,认真修改每一篇文稿,做好联络作者的工作,相当繁琐,从不抱怨,对本书的出版做出了重要贡献。此外,《跟着美食去旅行》与单纯的文字书籍有很大不同,设计版面、插图、配音诸多事务,感谢海燕出版社一众专业的编辑,他们为本书质量的提升,提供了十分有效的支持,可以说,本书的出版饱含各位编辑的心血,是需要大大点赞的。
出版美食+方言的书籍,对我来说,是一个全新的尝试,缺乏经验,不足是肯定有的。希望读者朋友读后反馈给我或出版社,使本书将来有进一步完善的机会。我还有一个梦想,但愿有朝一日可以扩大《跟着美食去旅行》的地域范围,将我国的各大饮食文化,通过这种新颖的形式,介绍给读者,品味美食和保存方言一举两得,不亦乐乎?
甘于恩
2024年1月2日
草于暨南大学汉语方言研究中心
END
封面配图 | 竹韵
本期摄影 | 何桂蓉
本期审读 | 杨清裕
责任编辑 | 甘于恩
本期图片来源于网络,侵删
版权归语言资源快讯所有,转载请注明出处
投稿邮箱:jiufyzx@163.com
往期推荐
龙年特别推送 (音视频)|张瑞琪: 万州周周乐,这周甘宁乐(重庆万州话)
方言与美食(音频)|张艺:舌尖上的烤鸭---梁平尹鸭子(重庆梁平话)
美馔新语(音频)|钱如意:令人回味无穷的特色美食(重庆石柱黄水话)
做语言资源保护公众号不容易,每天更新公众号更不容易,而每天提供新语料尤其不容易。很多读者还没养成打赏习惯,提倡每个月打赏一元钱,积少成多,我们的事业就有希望。谢谢各位!